湖南女子学院学生身着自己设计的“女书”国风旗袍亮相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首所公办全日制女子普通高校,湖南女子学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就业、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围绕湖南长沙“建设女性友好型城市”发展目标,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传承湖湘女杰精神、彰显先进女性文化的实践中探索深化“双创”教育改革,为培养新时代“敢闯会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发展“她经济”,成就“她力量”,积聚更多“她动能”,汇成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
“大思政”领航“双创”教育
红色文化铸魂“她创业”
1.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女杰精神,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在党的百年历史上,湖南这片红色热土上涌现出葛健豪、缪伯英、向警予等一大批为国家独立、人民幸福、民族振兴而浴血奋斗、矢志不渝的红色湘女和湖湘女杰,她们用勇气、智慧和担当铸就“大情大爱、独立平等、至刚至柔、坚毅执着、勤劳聪慧”的湘女精神,这其中亦蕴含着创新无悔、创业拼搏的奋进力量。湖南女子学院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创业,坚定推动妇女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担当,培养学生从湘女精神中汲取创新创业的智慧,鼓励学生发扬新时代湘女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中勇担“半边天”责任。
依托湖湘女杰教育基地,学校深入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以生动的现场体验式学习教育,淬炼女大学生青春理想。讲好红色湘女、湖湘女杰故事,厚植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学校成立了全国高校首个“红培党建讲解团”并入驻校园“双创”基地;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推出《红色湘女事迹微集锦》,介绍100位红色湘女的事迹;在“湖湘巾帼创新创业典型”视频创作大赛中,学生走访了100位湖湘巾帼创业精英党员。此外,学生创新团队的革命歌曲快闪、“红色记忆”剪纸、红色诗词朗读品鉴、“绘党史、抒党情、颂党恩”百幅书画设计比赛等,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打造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薪火的思政教育课堂。
2.依托专业优势,赋能女性成才,践行初心使命
学校紧随国家和地方区域发展战略,紧扣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紧贴女性身心特点和从业优势,在湖湘女杰精神教育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成才、创业报国”意识,积极赋能“她创业”。音乐学专业组建“湘女传唱”青年创业先锋队,进企业、进社区,创歌曲、宣思政;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云享绣娘”项目,以数字化传承非遗技艺;依托国家一流专业家政学组建的收纳整理创业团队以收纳技能赋能乡村留守女性,引领新行业新风尚;融合特色“女书”的国风旗袍,让东方文化之美闪耀“一带一路”。学校与长沙人才集团合作共建湖南首所“巾帼学院”,开设“巾帼好岗就业无忧”女大学生专场就业招聘会,通过持续实施系列精准专业的就业创业培训课程,深入推动女性培训赋能体系建设,培养壮大优秀创新创业青年女性群体,竭力营造巾帼创新创业新生态。
沉浸式教学设计
让心动化作行动
1.沉浸式的专业实践,催生学生创业之梦
学校紧跟国家战略部署,主动融入“三高四新”新湖南建设,将提高女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能力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实践从设计到实施,都让学生体会到创新创业的力量并沉浸其中,为学生的创业理想保驾护航。学校突出女性教育专长,探索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凸显创业的时代需求;在女性全方位素养提升中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通过“一老一小进社区”“马栏山新媒体人才培养计划”等,展现创业的现实魅力;依托家政学、服装服饰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国家、省级“双一流”专业及女性学、老年学、设计学、社会学等特色应用专业,设计适宜的“双创”教学体系,培育当代女性创业的担当意识。
2.沉浸式的项目指导,启发学生创业之思
学校按照专业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培优建强“双创”师资队伍,为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全程陪伴与辅导。以专业教师、优秀校友、创培导师、行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风险投资人等为主的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库,构成了一支有专业水平的创业导师队伍;学校设立校级创新创业专项课题,激发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的热情,培育了一支热爱且乐于指导学生的导师团队;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论证探索,师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互促共进,让创业从想法走向做法,创业之思步步生发。
3.沉浸式的园区孵化,助力学生创业之行